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234章

關燈
第234章

這份想法突如其來, 又好像很快被他紮根在了心中。

當這場特許參與制舉的士人也在殿外圍觀的朝會散場之時,郭元振還有一瞬就這麽站定在殿外的人潮中,朝著那片早已因天皇天後撤去而無人的位置看去, 像是還能自此處看到上首之人的身影。

但此時朝會的上奏陳詞之聲,早已變成了一陣陣離場之時的低聲交談,顯然已非朝堂景象。

“還楞著幹什麽, 我們該走了。”宋之問拉了郭元振一把。

先得這些士人退去,才是朝臣自殿中撤出。郭元振就站在隊伍前頭, 現在這個一動不動的樣子雖然並不算是個例,但也還是稍微醒目了一點。

宋之問可不希望自己先給人留下的是這樣一個印象。

“你之前說要參加制舉的時候一點都沒猶豫, 還說要讓自己的名字題名金榜, 我當你是個早已見過大場面的人,怎麽也這麽臨場失態。”

郭元振跟上了宋之問的腳步,徐徐答道:“我不是臨場失態, 我是在想,天後能臨朝稱制, 當真有與常人不同的風采。”

他說話間,耳中難以避免地湧入了不少周邊士人的商談之聲。雖聽不清他們具體所說的是什麽, 但其中動輒冒出“天後”二字,便不難看出,對於今日朝會有所見解的,並不僅僅是他而已。

想來也對,自科舉糊名的提出, 到科舉之前的登記、駁榜, 都充滿著天後的烙印, 讓他們這些頭一批參與糊名科舉的人,與其被稱為天子門生, 可能更適合被叫做天後門生。

那他們也自然更應當看看,當今朝堂之上,天後陛下到底是何種地位,又能否讓他們這些在糊名中脫穎而出的人繼續逆流而上。

宋之問聞言一楞,又很快答道:“你說的不錯。也著實讓人想不到,天皇居然會病到這個地步。”

今日士人朝見,天皇陛下自然不可能讓他們看到自己病體虛弱的樣子。

天子十二旈冕頭冠,也或多或少能夠遮掩住一部分面容。

但再如何粉飾自己的面容,也無法掩飾已自骨子裏透出的氣虛力竭,相比於正當奮發進取之時的天後,就有種心氣不暢之感。

這份差異若是身邊無人的時候,可能還表現得沒有那般明顯。

偏偏在他身邊坐著的,是另一位掌權者啊……

“天皇情形如此,怕是短時間內還要由天後協助掌權。”

無論是盡快重新立太子,以太子監國,還是直接禪位於新君,天後的權勢已成,都不可能那麽快完全將權力過渡到下一輩的手中。

宋之問想到這裏,在臉上愈顯快意:“你我選擇此次制舉下場,當真不曾選錯。天後權勢不倒,便自有我等出路。”

“雖說此次科舉糊名打著旗號,要讓擢選周國公繼承人的考核公道,但我方才打量過那幾個武家人,實在是……”

有些話,宋之問膽敢在小聲和郭元振的交談中說出口,反正話茬是郭元振自己先帶起來的,但有些話還是收斂著點說為好。

反正他的意思已在這個可疑的停頓中透露出來了。

方才和他打過照面的,正是武承嗣、武懿宗等人。他們到底有幾分墨水在肚腸之中,實在不難被人在這一個照面之間看個分明。

“你想說,天後無法從本家之中選出幾個合用的人才,也就更是我們這些門生的機會?”

宋之問攤手:“這是你說的,不是我說的。”

郭元振沈默了一陣,重新開口之時,二人已行到了丹鳳門外,“我跟你所想的,其實不太一樣。”

方才他有片刻將目光停在宋之問的臉上,忽覺這個和他同歲,也在同年意欲參加科舉的人,和他當真不能算是同路。

雖說得出的結論該當算是殊途同歸,但終究有些不同。

他其實也見到了那幾個為了周國公爵位而來的武家人。然而在天後威儀之下,這些武家宗親的存在看起來實在沒什麽影響,就仿佛只是日光之下的塵埃。

比起他們要去做這些武家宗親的對照組,在天後光照士人的選拔中位居前列,郭元振覺得他更希冀於看到的,是另外一種場面。

他迎著宋之問探尋的目光,說了下去:“幾年前王子安在滕王閣上書寫的名篇為人所傳唱,其中的有一句是,物華天寶,龍光射牛鬥之墟——”

宋之問的目光中有一瞬的異色。

郭元振的語氣一如先前,卻在無形中多出了幾分堅決:“今天見天後之威,我更想知道,若我為龍泉,能否氣沖鬥牛,為天後所知了。”

宋之問朝著他拱了拱手:“那我就恭祝元振能夠如願了。”

郭元振話中所說,正是西晉時候的一樁舊事,說的是那宰相張華夜觀天象,發覺在鬥牛二宿之間有紫氣上沖,經由判斷乃是寶劍的精氣上沖瓊霄,最終從東吳故地豫章城下挖掘出了那龍泉寶劍。雖說此劍隨著張華身死而再度失蹤,但劍氣直沖鬥牛為人所識的佳話倒是流傳了下來,與那伯樂識得千裏馬相似。

只是要讓天後能看到他們,要躋身高位,光做那零落古獄之旁的龍泉劍,怕是不成的,還需再通曉上位的門路一些。

郭元振聽出了宋之問話中稍有幾分敷衍的意思,卻也並未與他爭執。

在行出了數步後接話:“總歸,能否讓你我二人如願,還要看此次制舉了。光看武氏的那幾人沒用,還得看看這雲集而來的天下英才到底有幾多本事。”

宋之問與他一邊繼續往外走去,“說的也對。既是元振當先在國子學中決定下場參與的,想來把握不小,我還有幾個時務策上的問題,想向你請教一二。”

郭元振朗然一笑:“這倒無妨,只是我方才已說過了,我是不介意自比為龍泉的,若是不能於你有所裨益,你可不能怪我。”

“龍泉如何?”

郭元振想都不想地答道:“自是——雖覆塵埋無所用,猶能夜夜氣沖天……”①

他忽然停住了聲音。

方才他已經和宋之問彼此交換了志向之說,若是宋之問的話,根本無需有此一說。

這是另外一人發出的問題,還是一個女子的聲音!

他當即擡眸朝著發出聲音的方向看去,就見一架看似尋常的馬車正自此地經過,可這張掀簾露出的臉,郭元振身在國子學進修之時卻曾經見過。

或許正因這簾幕遮擋的陰影,尤為分明的正是她略顯鋒銳的劍眉與下面那雙清明冷冽的眼睛。

郭元振連忙低頭行禮:“草民參見安定公主。”

李清月挑著車簾打量著這兩個年輕人,尤其是在她面前的這個。“雖覆塵埋無所用,猶能夜夜氣沖天……好志氣!不過——”

“我看還是紅光紫氣俱赫然地出現在金榜之上為好。此次既是憑本事說話,何必擔心被埋沒於鄉裏。”

郭元振垂手稱是。

“那我便期待你的好消息了,走吧。”李清月放下了車簾,任憑行進中的馬車很快將那兩人拋在了後頭,也並沒有去管她這句突如其來的插話,到底對郭元振和宋之問造成了何種影響。

她回頭就對上了澄心的目光,“您很看好此人嗎?”

被安定公主特意搭話的人,好像還真沒見到過幾個。

雖然她在約摸兩個月後就要重新起行,但這不妨礙她這個“大管家”將人名先給記下。何況,她現在得賜予姓氏為武,更要對得起公主對她最為特殊的厚待。

這份意圖簡直不要太清晰地寫在了她的臉上。

李清月噗嗤一聲就笑了出來:“倒也不必這麽認真,我只是在看到他的時候想到唐休璟了,覺得這個考生可能會很合主考官的胃口。”

已過年底朝集使審核官員政績的時候了,官員的調度自然也已隨即下達。

除卻段寶元還朝、接任大理寺卿外,唐璿因在宣州就任期間大力整改江淮冶鐵、種植,在旱災之中表現也尤為出眾,行將被調回中央,接替戴至德出任戶部尚書。也便理所當然地因天後要把控整個科舉考場,出任主考官之一。

以唐璿的履歷,確實夠這個資格了。

不過當李清月朝著方才那人看去時,便難免想到唐璿當年的樣子。

郭元振和唐休璟在某些方面確實是有些相似的,比如說這份自知才幹終究能被發掘之時展露在外的野心。

那麽希望,他也能在隨後的制舉中拿出應有的表現。

李清月暫時沒空和一個考生往來,她現在要忙的事情還多。

正值月初,她在敲定了對手下諸人的安排後,便隨澄心前往了四海行會,對此地的產業情況做個例行的查閱。

“早兩年間還是遼東那邊的金礦投入過來的支出居多,這幾年裏的商貿進項越來越高了。”李清月翻了翻今年的結餘,在臉上露出了個滿意的笑容。

同在她手下辦事的回紇商人葛薩沒將產業合並到四海行會之內,但兩方之間的合作一直很密切。現在又有卓雲出任北庭都護,為西域商路保駕護航,不怕葛薩這家夥翻天。

葛薩那邊拿著酒水貿易的大頭,四海行會本身則運作著廣州奇珍、遼東新米,還有水力紡織、新型鞣皮染布、棉花紡織這些手工業產物,以及和長安西市合作的飲食行當。

可惜閻立本現在唯恐入套,否則說不定還能開設個長安建築業方向的營生,多少有點可惜。

但現在的這些營生產出,已經足夠讓她在開采金礦的時候可以不加限制一些,將其混在府庫內也不會為人所察覺。

何況,早在數年前,她這裏就多了一個額外的支出大頭。

四海行會在長安城中的總部,收容了不少除開遣放宮人之外的人手,比如在關中災情失控情況下被官府詔令準許收養的,還有自願加入行會便於謀生的女戶,在長安之外的其他分部也同樣如此。

這其中自然免不了一些年紀還不到能夠做工的,比起她們當前帶給行會的進項,還是她這邊支出的更多。

李清月也不覺得自己有必要節省在這方面的支出。

尤其是教育。

“蜀中行會的女學前幾年還是由諸葛夫人主持的,但自鹹亨元年開始,她的身體就很不好,不得不將其挪交給女兒來接管。現在來信詢問,段長史調任入京之後,那邊的情況是否還是一切如常?”

李清月頷首:“此事我會和阿娘商議的,益州都督府長史的位置可能會由婁師德出任,關於行會和學館之事我會專程和他交代。”

“倒是宣州那邊……我再和阿娘商定個合適的人選。”

如果再讓武思元走唐璿的老路,在先出任梁州刺史後擔任宣州刺史,也未免太有司馬昭之心的意思了,還是該當換個人。

總之,這幾處學館對她來說很是重要,也在為長安這邊的行會輸送人才,必須在上面有自己人保駕護航。

在阿娘確定了問鼎帝位的宏願之後,這些自下而上的門路更不能丟!

遼東那邊的學館是最安全的。

安東副都護李謹行的夫人劉旋一手管礦一手管學,差點把李謹行都給拋在了腦後,和楊炯在此地配合默契,在高麗遺民中居然也選出了不少進學的好苗子。

也不知道從這些人中到底能成長出多少個有女官天賦的人。

好在,還有給她們繼續成長的時間。

“還有……”澄心剛要繼續往下稟報,兩人就聽到了外頭傳來的敲門聲。

李清月擡眸:“去看看。”

等澄心重新走回來的時候,就見在她的後面跟著一大一小兩個人。

小的那個雖然換上了漢人的衣服,也已在此地住了一段時日,但還是不免有幾分拘謹的表現,倒是大的正以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,朝著她投來希冀的目光。

李清月頗為好奇:“你們兩人怎麽一起來了。”

來人一個是韋淳,一個……是噶爾·江央。

江央將攥著衣角的手又握緊了一些,在望著她的時候仍有最後一點猶豫。

韋淳卻不管那麽多,已將自己的來意說了出來:“不瞞大都護,我想參與到此次海航行動中,但我自知自己的能力還離標準差了些,所以想來您這裏求個恩典,若是我能做點什麽證明自己的能力足以同行,那我現在就去做,只求能有一個破格的機會。”

她說話之間起先還有點沒底氣,可當將話說出口的時候,對上安定公主鼓勵的目光,她又覺自己的聲音已再未滯澀在喉嚨口。

在她稍顯忐忑的眸光中,更為醒目的,大概還是一種奮起而前的拼勁。

李清月也還真沒料到,在原本已經敲定的人選之餘,頭一個找上她的居然會是韋淳。

比起經常往來於海路貿易的人手,韋淳根本沒有離開過長安,便讓海航經驗這種東西看起來只是一個短板,實際上還代表著更多的東西。

李清月若有所思地端詳了一番她的神情,確認她提出此事應當不是意氣用事,面上的笑容又柔和了幾分:“你覺得我為何要用王玄策和尉遲循毓?”

韋淳來前顯然已對此事有過考慮,也沒將李敬業舉薦尉遲循毓真當個理由來說。

她目光炯炯地答道:“我猜大都護對西面局勢有所考慮!王玄策三次前往印度,是大唐除開已故的玄奘法師外對印度最為了解的人。他更有靈機應變的本事,在使團被俘時調度泥婆羅兵馬前來支援,瓦解了阿羅那順的陰謀。尉遲循毓以王玄策為榜樣,對於印度、泥婆羅等地的語言必定精通,有他的長處所在,倘若公主意圖自泥婆羅、大小勃律等地入手,進而兩面夾擊吐蕃,他能派上用場。不知我答得對是不對。”

李清月心中對於面前之人暗讚了一聲。

雖說她只有第一句算是對的,後面的內容,尤其是那句對吐蕃的考慮基本全錯,但能將這份猜測說出來,也有這個勇氣站到她的面前來,已比絕大多數人都要強得多了。

這份讚許並未浮現在她的臉上,只是繼續說道:“那若是照你這麽說的話,你的優勢在哪裏呢?”

韋淳答道:“我家中信佛,學過印度文字,大唐西域記我也盡數通讀過。此外,我雖不曾經歷過海航,但我水性尚可,也因效仿……效仿於您的想法,這幾年間勤練騎射,自認體魄康健。”

不錯,她確實沒這個機會上戰場殺敵,有真正經歷過戰事的履歷,但既然這條沒被寫在招募的條件上,應當並不是必要的。

何況非要說的話,那個關系戶不是也不行嘛!

她定了定心神,繼續說了下去:“我雖不知為何公主不以正式交戰的方式執行此次計劃,而是讓行首負責主辦此次海航,但我自信若要為行首傳遞消息、協辦事務,我會比尉遲循毓更好用!”

“而且,我既敢站到大都護的面前,為自己爭取這個機會,也就比旁人更敢拼命,這難道不也是一條長處嗎?就看,大都護敢不敢用我了。”

敢不敢用?李清月麾下的人手之中,連欽陵讚卓和黑齒常之這樣的降將都有,又怎麽可能不敢用一個韋淳。

她這句話,與其是在說,李清月敢不敢用她,還不如說,是在問她願不願意幫自己解決掉隨同出海的後顧之憂。

但這一點對於韋淳來說或許能算是麻煩,對李清月來說卻絕不是。

韋淳的曾祖父韋材、祖父韋弘表得算是個人物,父親韋玄貞的官職卻不高,只有他聽憑安定公主安排的份,沒有他能從中插手的餘地。

她挑眉朝著一旁問道:“澄心,你覺得呢?這是在給你選下屬,不能我一個人決定吧?”

韋淳頓時目光一亮,也隨即投向了澄心的方向。

李清月的這句話絕不是隨便的敷衍,或者將問題交給下屬來解決,而分明是已經在她那裏通過了。

只等——

“我沒什麽意見,不過具體的情況可能和你想象的有些區別。”澄心朝著韋淳說道,“我會在隨後慢慢說給你聽的。”

若非韋淳還記得自己此時身在安定公主的面前,她還需要保持一下沈穩的性格,她險些想要一蹦三尺高以示歡呼。

最後還是努力維系住了平靜的語氣應道:“沒關系,我會盡快適應的!”

“行了,那你先下去吧。”李清月擺了擺手。

韋淳都已得到許可了,自然沒有留在此地的必要。

“對了。”

她剛走到門邊又聽到了這樣一句,連忙剎住了腳步。

李清月笑了笑:“別將你這成功的方法大肆宣揚,否則若是我沒法從此地走出去,我就讓你留在此地修個專為我設置的銅匭,別想出海了。”

韋淳:“……好。”

她會努力讓自己的嘴嚴實一點的。

不過顏真定正在等著她的消息,應該還是可以告訴的。

她也有很多其他的話想說,比如說,安定公主果然還是和當年一樣平易近人,連話多的人去修銅匭這種玩笑都跟她開。

“噗,真是年輕有活力啊。”李清月朝著窗外看了一眼,正瞧見了韋淳飛奔而去的身影。

但想想才到長安的祚榮明明跟韋淳同歲,又沒那麽可愛,覺得這句話可能沒有太多的普適性。

而且若是非要說的話,現在站在她面前的另外一個人還要更加年輕,甚至該當說是年幼,卻已因此前遭到的挫折而變得有些過於沈默。

好在這份滅頂災劫,終究沒讓這個在藏原上出生的孩子徹底消沈下去,在朝著她打量的目光中還帶著未曾泯滅的好奇,以及一種清晰可見的韌性。

“你找我有什麽事?”

不對。在剛將這個問題問出口的時候,她就意識到了情況不對。

李清月要忙的事情太多了,藏語這東西,只在閑來無事的情況下跟文成學過兩句,所以這孩子可能聽不懂她說的話。

但對江央來說,李清月的語氣已足夠讓她猜測到這話中意思了。

不僅僅是這句話能猜得到,方才興高采烈出去的韋淳請戰,她也能勉強猜出幾分意思。

這種模糊的猜測,和她耳聞安定公主來到行會時眾人的神情,都讓她對於醫官所說的“標桿”之說,有了一點最初的印象。

她也忽然有一種直覺,為何父親會覺得安定公主值得依靠。

她朝前走去,將自己懷中藏匿多時的錦囊遞到了李清月的面前。

“這是給我的?”

江央用力地點了點頭。“我父親。”

李清月拆開錦囊,就見到了其中一封信上正寫著讓她收信的字樣,至於另外一封則是給欽陵讚卓的,也被她先交還給了江央。

這封匆匆寫就的短信,根本來不及寫長,但已足夠讚悉若在彼時,將所有能寫下的東西都給涵蓋在內。

他說自己的兄弟並非不識時務之人,就算在這封信送到的時候還未曾歸降又僥幸未死,有另一封信也應當足以將他說服。

他說這個被他送出來的孩子出生在祿東讚死後,從未和她的祖父有過相處,不必擔心她會記著這段仇怨。

倘若安定公主有此等胸懷將人留在麾下的話,不如看看這個早慧的孩子能否成長為一方助力。

他還說,就算噶爾家族慘遭讚普屠戮,祿東讚和讚悉若擔任大相多年,舉薦上來的官員數不勝數,其間千絲萬縷的聯系總有啟用之時。

隨信附著的,正是這些曾經和噶爾家族有過往來的名單。

額外在信中提及的,還有論族之一的韋氏的底細,希望能對她攻克吐蕃有用。

“雖說此韋非彼韋,但在今日先後和兩個韋扯上關系,也算是一種緣分了。”

李清月合上了信紙,朝著手握另一封信的江央說道:“你父親在信中不忘以激將法為你保命,倒是有些小看了我。你放心吧,你叔叔已經在趕回來的路上了。”

在她看信之際已被找來的醫官,當即將這句話翻譯給了江央。

她抿著唇,終於在這張緊張多時的臉上,露出了一點清淡的笑容。“好!”

她終於能見到自己的親人了。

而比起江央,欽陵讚卓可能還要著急於見到她。

李清月當年收到吐蕃進攻吐谷渾戰報時,是以何等飛快的速度從遼東折返的長安,現在的欽陵讚卓也是如此。

或者說還要更快一點!因為自沿海的青州能有信鴿直接傳訊抵達遼東,足以讓才在此地上任不久的欽陵讚卓飛快收到消息。

當他風塵仆仆地趕到長安之時,晚來一步的李清月看到的,已是他幾乎跪倒在地,抱住了這個僅剩的親人。

他沒有哭。但在這個無聲的相擁之中,李清月能清楚地看到,他的指尖有些克制不住地顫抖,牽連著下顎的線條也出奇緊繃。

並不需要任何一點多餘的言語,也已足夠讓人看出他此刻的心潮洶湧。

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在江央的面前懺悔,說正是因為他的戰敗,才導致了吐蕃讚普有此機會對著噶爾家族舉起屠刀。

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向這個孩子詢問,她到底是如何能夠僥幸逃出生天,又有沒有其他的幸存者。

但他最終還是沒將這些話給問出口。

他只要知道,自己終究還有贖罪的希望也就夠了。

可當他打開那封由兄長送來的信時,他看到的第一句話竟是——

“不怪你。”

不怪他。讚悉若不怪欽陵讚卓,只怪芒松芒讚的短視。

也正是這樣一句話,直接將欽陵讚卓試圖維系住的心理防線,全部擊潰在了當場。

李清月曾經見到過他跪地效忠,決意來做那把屬於安定公主的兇刀,但這一次的俯首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意思。

他哭得完全失去了分寸,懷揣著這封信錘地嚎啕,仿佛要將此前積蓄的情緒全部發洩出來。

一直到……有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二叔,你哭得好醜。”

欽陵讚卓的手一頓,花了數息的時間才極力克制著讓自己平覆了呼吸。

只是當他以袖拭面後重新擡頭的時候,依然不難看到他眼中的泛紅之色。

要李清月看來,他倒不愧為梟雄之資,在收拾完畢了情緒後,便已重新朝著李清月說道:“多謝主君對我的承諾,請您大可安心,我此後必定為您盡心竭力。”

“我有什麽好不放心的?”李清月負手朝著他走來,“好像在她來到長安之前我就已經跟你說過了,你就算在我手下降而後叛,我也有對付你的辦法,何況,是你需要依托於我來達成目的。”

欽陵讚卓沒有再多言語。

就像李清月所說的那樣,她已經在之前收服了他,沒必要將江央視為把控欽陵讚卓的人質,對他的使喚態度做出變更。

欽陵讚卓也大可不必將他早已說過的話重新在安定公主面前說出。

現如今他到底有幾分忠誠,大家彼此心知肚明。

他能做到哪個地步,也需要時間來證明。

在江央的視線之中,她看到自己的叔叔沈默著朝著那位安定公主重重地行了一禮。明明只是一個簡單的叩首動作,她卻無端覺得這其中的分量重得驚人,好像是——

在她逃亡之時落在身上的飛雪。

她也隨即聽到叔叔在起身之時朝著安定公主問道:“我有一事想問,公主打算如何安排江央?”

“我有兩個選擇交給她。”李清月將目光轉向了這個小姑娘。

醫官自覺地擔負起了同步的翻譯。

“一個,是留在這四海行會之中,跟隨此地的學館進學。你年紀尚小,要盡快換成學習大唐官話應該不難。此地也有不少和你同齡之人,能跟你相互督促成長。”

“另一個要特殊一些。你和我妹妹太平公主的年齡相差不大,可以去給她做個伴讀。”

“前者的成長更為自由,後者則會有很多雙眼睛看著你,也對你有著更高的要求。”

李清月頓了頓,方才繼續說道:“說來也是很巧,我妹妹的另一個伴讀是因父親獲罪而被沒入掖庭,需要幹出一番事業來才能擺脫宮人罪奴的身份,而你……”

江央若有興覆噶爾家族之心,就絕不能走一條循規蹈矩的路。

只是這樣一個決定,交給一個只有五歲的孩子,會不會還是太過為難她了呢?

欽陵讚卓便顯然是這樣想的。

可他剛要出口,江央就已仰著腦袋看向了那個“標桿”,“如果我想知道,為什麽讚普和我父親的矛盾會到這個地步,我應該選擇去哪裏?”

醫官的翻譯裏,其實少了江央說話之時的情緒迸發。但這並不妨礙李清月在一瞬的詫異後,快速給出了答案:“去跟著太平吧,若有必要的話,我會親自教你的。”

……

這是一句幾近一步登天的承諾。

可對於年幼的江央來說,她只是自顛沛流離之後終於等到了一條出路,而後在告別了叔叔後,隨同安定公主踏入了蓬萊宮中。

在成為太平公主的伴讀之前,她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,比如說,她得先學會正常的大唐官話交流。

總之,在鹹亨二年她是沒法上崗了。

誰讓在半個月後,就已到了新的元月。

……

“鹹亨三年到了啊……”

李清月朝著窗外剛剛泛白不久的天穹看去,想到今日還有個大朝會需要應付,就覺得自己很想直接睡回去。

但此時宮人匆匆給她帶來的消息,卻讓她的睡意頓時消失無蹤。

“馬少監說,您要的武器她研制出來了,等朝會之後和您找個地方商討一下。”

李清月大喜過望。“更衣,備駕!”

再沒有任何一份新年禮物要比這個貼心了。不對……應該說,這也是她今年收到的第一份生辰禮物!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